“小年,小年,
过了今天就是年”
单是念起“小年”这两个字
就让人觉得
喜气洋洋、暖意融融
今天
腊月二十四
是南方传统的“小年”
而大部分的北方地区
过小年是在昨天
因为不同的风俗与传统
在全国各地
“小年”有着不同的概念和日期
然而千差万别
浓浓的年味是一样的
热热闹闹的烟火气里
升腾的都是最深情的眷恋
细说起来
什么是“小年”?
“小年”也被称为灶王节,
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
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
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
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
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原来这就是古代版的“掩面而逃”啊……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
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
就把他封为灶王,
每年腊月二十三、
二十四上天汇报,
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
因为他要上天汇报。
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
二十四的祭灶“小年”,
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种种传说
如今很多已经不可考
但人们对于小年的认真
一如既往
“小年”一点都不“小”
正是从这天开始
我们的忙碌与欣喜
被正式切换进了
“春节时间”
小年很隆重
小年是祭灶的日子
“灶,造也,造创食物也”
在民间传说里
灶王爷可以说是
和关系最密切的神了
既执掌灶火,管理饮食
又代表玉皇大帝考察人间善恶
为了让灶王爷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小年这天
家家户户恭敬祭灶
摆好供品、奉上灶糖
好让灶王爷顺顺利利回到天上
汇报工作时多说好话
讨得来年的平安吉祥
小年很甜
随着时代的变化
祭灶的仪式已经不多见了
然而
那一口甜蜜
却长长久久地流传了下来
糖瓜香甜可口
关东糖又硬又脆
对于如今的孩子们来说
各种糖果早已不新鲜
然而只有过年时的这口
最地道、最有味
小年习俗
除了祭灶
小年这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大扫除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
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
洒扫房间庭院,掸拂尘垢蛛网
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年年有余”窗花
“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
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
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
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
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谚语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十七宰公鸡
十八把面发
十九蒸馒首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扭
感谢每一个
把归途变成坚守的你
无论在哪过年
年味不减,温暖不变
哪怕隔得再远
只要用心
思念与祝福
也一定能够抵达
心在一起
也是团圆